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9/15 11:23:34
字号: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孙甜乐 秀山县雅江镇

红色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沉淀,是我们党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星火,从延安的窑洞到西柏坡的明灯,无数红色印记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重庆人,提到红色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红岩。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时期,国统区内的共产党人经历着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面临着复杂险恶的社会环境和风云激荡的政治环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形成了红岩精神。

重庆拥有非常多的红岩遗址,主要包括红岩村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渣滓洞监狱旧址、白公馆监狱旧址等。每一处遗址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共同构成了丰富而厚重的红资源。其中渣滓洞和白公馆更是承载着一段悲壮而英勇的历史。在这两座阴森的监狱里,江竹筠、许建业、陈然等大批革命志士被关押,他们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和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革命气节。江姐面对敌人的竹签钉十指,毫不畏惧,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样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红岩遗址既是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岩精神的生动课堂,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

在我们雅江镇的江西村呢,也同样有着红色文化传承。1934年11月,黔东独立师奉命东进湘西与主力会合,却遭敌伏击,政委段苏权右踝骨中弹受伤,第二天行至雅江附近又遭敌袭,段苏权与部队失散,因伤势过重晕倒于车田村苏家坡田埂脚,生命垂危。当地百姓李木富在苏家坡发现了昏迷的段苏权,急忙将他背至灵官庙救治。过了两天,李木富又趁夜将他藏于一个山洞中。李木富和妻子杨桂花不顾个人安危,每日为段苏权求医送药,当地百姓都守口如瓶并给予帮助,段政委得以安全养伤一月有余。后来这个山洞被中共秀山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红军洞”,并将此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且在今年6月,雅江镇政府又修缮了红军亲人陈列室,将这份军民鱼水情和革命年代的厚重记忆继续传承下去。

那么,朋友们,大家知道重庆是怎么用好红色资源的吗?关键在于打造“活化载体”,让红色精神融入城市生活。重庆打破“静态展览”的传统模式,通过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化的呈现方式,让红色资源与当代需求同频共振。看,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岩实景剧场”成为网红打卡地,演员们身着民国服饰,在曾家岩50号庭院里还原“周恩来与民主人士座谈”“八路军办事处日常工作”等历史场景,观众在移步换景中“穿越”到革命年代,让红岩精神从文字变成可感的体验;再看看“红岩连线”线上平台,推出“云游红岩” VR全景导览、“红岩故事音频馆”等栏目,青年讲解员用短视频解读“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用播客讲述《挺进报》的秘密传播历程,吸引超千万网友在线学习,让红色文化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潮品”。此外,重庆还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开发“红岩精神”主题文创产品,从印有“红岩魂”图案的笔记本到还原革命时期生活场景的迷你模型,让红色元素走进日常;打造“重走红岩路”精品旅游线路,串联曾家岩、红岩村、歌乐山等景点,每年吸引超500万游客前来,既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又让红色精神在游览体验中深入人心。

“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重庆红色资源既孕育了以“坚定信念、不折不挠、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岩精神,也传承着“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斗志,这些精神不仅是重庆的城市灵魂,更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为当代人提供着直面挑战、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