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从“野山草”到“黄金链”——秀山县政协助推黄精产业发展小记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9/12 17:00:06
字号:

秀山网讯 9月6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乌杨街道新春村的黄精种植基地里,翠浪翻涌、生机盎然。“我们将黄精做成黄精面条、黄精果脯等系列产品,销量还不错。”该县政协委员、秀山县创聚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天会高兴地说道。


2011年起,秀山县推进黄精野生改家种工作,并引入滇黄精(大叶黄精)等适应本地气候的优良品种。目前,秀山黄精种植面积达5.2万亩,黄精种植和育苗面积均居全市前列。在黄精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秀山县政协以“委员之力”撬动“产业之兴”,助力“中国黄精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野生黄精藏在林下,不能让它烂在山里。”早在黄精产业萌芽阶段,陈天会就带着村民“吃螃蟹”。他挨家挨户算经济账,手把手教种植技术,带动乌杨街道新春村发展200余亩规模化种植基地,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荒山到林地,从零星采摘到规范种植,在陈天会的带动下,沉睡的“野山草”变成了村民手中的“致富苗”。


陈天会带头发展,点燃了秀山县黄精产业起步“星火”。而秀山县政协委员、重庆北士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张敏等委员则以技术护航,破解黄精种植难题。

面对黄精种质资源退化、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防控难度大等问题,张敏经常深入田间林下,给农户提供黄精苗期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手段、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等专业技术指导。同时,她还带领团队反复试验,通过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有效缓解了连作导致的种质退化问题。针对黄精苗期病虫害问题,她创新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模式,将病虫害发生率从原来的30%以上降至10%以下。


与此同时,秀山县政协组织清溪场街道片区委员工作室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建立“行业专家+县级技术骨干+乡镇技术员+农村实用人才”四级技术服务队伍。这些技术人才全程跟踪指导黄精种植等环节,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优化了黄精林下种植的光照调控技术,通过合理修剪上层林木,使黄精生长环境的透光率保持在60%左右。

在技术护航下,当地黄精亩产从原来的不足800公斤提升至1200公斤以上,优质品率超过75%,农户每亩增收近5000元。

黄精既能入药,更能入膳。为此,秀山县政协委员、重庆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勇带领企业深挖“食药同源”特性,研发出黄精茶、黄精酒等50余种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2亿元,其中两款膳食产品还斩获全国“十大黄精金牌膳食”。


秀山县政协委员、秀山县妙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冉志也持续关注黄精产业发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于2022年提交提案《关于发展秀山中药材黄精产业的建议》,直指从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到产品研发的关键。该提案得到秀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动《秀山自治县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促进管护奖补、贷款贴息、品牌打造等政策“组合拳”落地,为以黄精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撑起“保护伞”。

值得一提的是,在委员们的持续呼吁下,占地100亩的秀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即将投用,将为黄精精深加工提供“强引擎”。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开发”,政协委员的创新思维让黄精产业价值链不断攀升。


如今,秀山县黄精年产量超2万吨,年附加值11亿元。朝着2027年5万亩规模、20亿元产值的目标,秀山县政协正组织委员持续助力,为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简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