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梅江镇兴隆坳村:“双网格”赋能新农人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9/8 16:14:54
字号:

秀山网讯 手指点点屏幕,纠纷即时化解;脚步丈量网格,服务送到田头。在梅江镇兴隆坳村,一群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在“双网格”治理模式的精准护航下,正成为点燃特色产业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快车的关键力量。

线下网格:织密服务网 当好“贴身管家”

兴隆坳村以党建为引领,将全村精细划分为4个网格,构建起“村党委—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服务体系。网格员化身“新农人”的“贴身管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农场车间,把服务送到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以前搞产业,最怕跑手续、找技术,处处摸不着门道。”曾是贫困户的杨胜刚感慨道。如今,他不仅是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4月获评)、县政协委员,还经营着50多亩的兴隆果蔬家庭农场,种有爱媛橙、西瓜、黄桃等多种水果。“多亏网格员‘一对一’帮扶,土地流转、资金申请、技术指导全帮着搞定,农场才能一步步稳下来!”在网格员的精准对接下,杨胜刚的难题逐一破解,农场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网格员就是‘新农人’的‘触角’。”村党支部书记秦龙兵介绍,党建网格不仅强化了基层组织力,更架起了服务“新农人”的连心桥,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在发展中的难题,确保政策和资源精准匹配,让服务“滴灌”到产业发展的“根子上”。

线上网格:云端解纠纷 打造“智慧后盾”

随着“新农人”返乡创业潮兴起,土地流转、用工管理、合同纠纷等新问题随之出现。梅江镇创新打造“云上和事堂”,为忙于生产或身处异地的“新农人”提供高效线上调解服务。

“搞农业,时间就是收成,耽搁不起!”返乡发展生态种植的李大姐深有体会。此前,她与合作方产生小摩擦,通过“云上和事堂”视频连线,问题很快解决,丝毫没耽误果园管理。

梅江镇政法综合岗负责人叶聪解释,“新农人”流动性大、时间宝贵,“云上和事堂”整合了乡贤、专业人士及行政司法力量,借助数字化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为新业态、新主体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自去年上线以来,已成功调处纠纷40余起,成功率和满意度均达100%,成为产业发展的“云端稳定器”。

双网赋能:“新农人”活力迸发 撬动产业振兴

在线上线下“双网格”的合力托举下,兴隆坳村的“新农人”活力迸发。依托区位优势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平台,探索出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杨胜刚的农场便是生动缩影。

每到爱媛橙、西瓜等水果成熟季,线上网格便发挥作用。“村里通过网格群、线上平台帮我宣传,周边县城的顾客看到信息,直接开车来基地采摘,销路根本不愁!”杨胜刚对“线上引流+线下采摘”模式十分满意。

如今,兴隆坳村已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格局:5000亩茶叶、3000亩油茶、2000亩道地药材,加之生态果蔬、花卉苗木产业,农旅融合的生态农业旅游区也日渐红火。这片曾经的贫瘠之地,在“新农人”的耕耘与“双网格”的赋能下,焕发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面貌。

“‘新农人’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梅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双网格”融合,探索“网格+数字化”新路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吸引更多怀揣梦想的“新农人”返乡创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让兴隆坳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绘就“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华 通讯员 陈慧琳 谭智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