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今年暑期,重庆秀山县紧扣“群团强基层·联动促治理”改革主线,以“小托管”推进“大联动”,重点打造县总工会农民工子女、团县委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妇联“渝好空间”、县民政局儿童关爱联合体等4类示范托管班,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在12个乡镇(街道)设立37个服务点位,累计开办假期托管班118期,服务职工子女2600余人次,真正把“带娃难题”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力撬动了群团组织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据悉,该县通过机制破题、课程铸魂、志愿筑桥、服务聚力等创新举措,精心打造“为党分忧·群暖巴渝”——“边城童趣”假期公益托管服务品牌。建立“需求收集—资源调配—服务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整合政策、资金、场地、人力等资源,明确37个点位的职责分工与运营管理,形成“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主责、村社落地”的高效工作体系,保障托管服务规范有序推进。
秀山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留守儿童多、陪伴教育缺失等现实问题,全县系统构建涵盖学业基础、爱国教育、安全防护、体魄锻炼、艺术启蒙、科学探索6大模块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习习惯、拓展兴趣爱好、体验非遗文化,弥补假期教育空白,助力儿童全面成长,并将“群暖巴渝——红岩铸魂”思政教育作为核心环节,特邀全国劳模孟晓柯,以“微光不微 愿你我皆是光”为主题开展互动式、故事化教学,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的理想信念。
“严格执行‘县级审核+乡镇共管’双把关机制,择优招募78名师范专业且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14名责任心强的在岗教师,通过系统化岗前培训全面增强其教学与服务能力,为托管服务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该县团县委负责人说,通过推行实施“1+2+1”协同带班制,即1名在岗教师+2名大学生志愿者+1名村社干部组成服务小组。在岗教师负责课程指导与安全管理,志愿者开展个性化辅导与活动实施,村社干部提供属地支持与动态跟踪,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显著提升了托管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托托管班服务平台,秀山县采取群团干部现场答疑解惑、深入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托管服务宣传42期、普法宣传68场次,发放工会法等资料1万余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假期托育为“活样板”,为每个点位制作1期专题视频,进行全县宣传推广,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服务成效,开辟群团工作新路径。到8月28日,全县村(居)群团组织覆盖率超95%,工会会员实名制系统规模达16万人,群团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李国 周仁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