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大溪镇:以数智生态屏障守护绿水青山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8/25 16:35:19
字号:

秀山网讯 秀山县大溪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土家族的母亲河——酉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辖区,建有秀山县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近年来,在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大溪镇立足镇情实际,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因势利导创新工作思路,以数智化转型赋能生态治理,有效提升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俯瞰大溪国家湿地公园

智能监管规范化,数据护航生态美

在大溪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逐步整合了公安、政法、渔政、海事等多家单位的智能感知设备200余个,加速推进“感知设备上跑道”,构建全镇“生态环境监管一张图”,持续完善涵盖全方位的智慧感知端口、具备精准协同能力的指挥端口以及能高效运转的处理端口,让“141”基层智治平台初步实现一图统揽全局、一键直达现场、一呼闻讯而动。

工作人员根据平台预警到现场收缴渔网

“通过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上平台(‘141’基层智治平台),目前在执法过程中可实现问题‘预警—交办—处置—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打击了省际、县域交界地带非法采砂、违规捕捞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大溪镇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余显锋表示。

类似的感知设备运用,大溪镇还做了不少尝试。例如,在湿地公园步行廊道内安装湿地环境智能测量系统,可以实时为区域生态系统变化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在人流量大的重点活动区域,安装24小时监控,实时查看区域人员娱乐垂钓、户外野泳、休闲散步等行为,防止有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的情况出现和人员溺水等紧急事件发生。在慢慢地摸索中,逐步构建起了可视、可溯且可靠的智慧监管模式。

数据赋能精准化,科学治理惠民生

在大溪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孟安按例在电脑上开展林业安全巡查,一台24寸的显示器,就是全镇的“林业大脑”,集成了烟雾预警、林区巡逻、隐患排查等功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林区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甄别核查。如果发现森林火情,能将火场图像实时回传,为火势评估和制定扑救方案提供第一手信息。

水文监测仪

“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同步上传,只要在电脑上登录平台就可以看到相应内容。”赵孟安介绍。大溪镇的辖区林业地图通过数据平台展示,地图上分布着不同颜色的圆点,不同的圆点代表着烟雾检测器、视频摄像头等感知设备,目前,感知设备已基本覆盖全镇6个行政村中连片的大面积森林地带。“和‘天眼’一样,一冒烟就预警,相比传统的山地地形复杂依靠人工巡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赵孟安说。


大溪移民风情小镇夜景

“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从“人海战术”到“智慧防控”,大溪镇连续3年未发生1起重大森林火情,作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林区小镇实属难得。一旦出现苗头征兆,政府工作人员便赶往现场及时制止危险行为,数字化改革为森林火灾预防、扑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智慧服务便民化,科技助力万家兴

在大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内,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着空气湿度、负氧离子含量、天气状况、水位变化情况等信息,为及时提醒过往的群众和游客提供了精准的环境数据参考和健康出行建议。

“大溪镇位于酉水河库区,夏秋季节气候变化快,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动态掌握气候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让沿河群众生产生活更安全、旅游出行更便捷。”大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张雪兰解释。

中国传统村落——大溪镇前进村

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积极整合多家单位感知设备,在湿地公园内建立多个水位监测点、语音播报点,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水位变化和区域人群分布情况,为政府决策、生态保护以及公众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基础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数据资源的商业化应用,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划分的8个生态网格,网格员可通过平台及时上报环境卫生问题并安排专人处理,以鼓励群众通过网格群“随手拍”曝光垃圾污染的形式,积极构建全民参与、全面覆盖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下一步,我镇将按照‘生态智治’理念,持续打造生态环境‘数智’体系,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最大限度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大溪镇党委书记宋亚军表示。

(通讯员 冉超 杨仕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