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春风拂绿野,农时催人忙。近日,在梅江镇关田村的广袤田野上,一幅 “科技赋能、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轰鸣的农机在平整的土地上穿梭作业,无人机在低空精准播撒希望的种子,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科技赋能、产业兴旺的蓬勃气息。
高标准农田筑基 土地焕发新活力
作为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主战场”,梅江镇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指引,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6300余亩,目前已完成2800余亩的高质量整改。
通过土地平整、沟渠配套、道路硬化等工程,曾经的“零散田”“低产田”实现华丽转身,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改造后,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灌溉排水更方便,机械作业也更顺畅了。”梅江镇农业服务岗工作人员李明贵介绍道。
“以前种地全靠天吃饭,现在不一样了!” 梅江镇基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陈刚深有感触,“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更适合规模化种植,我们发展粮油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机械化赋能春耕 高粱种植跑出“加速度”
今年,梅江镇以高粱种植为产业振兴发力点,依托基层供销联社社会化服务队伍,全面推行“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春耕生产按下“快进键”。
在高标准农田里,大型旋耕机、精准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高效运转。“以前春耕,全家老小齐上阵,累得够呛还进度慢。现在有了这些‘铁牛’帮忙,省心又省力!” 梅江镇基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陈刚站在田埂边,看着来回穿梭的机械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大型旋耕机日均可翻整土地数十亩,精准播种机日播种量超100亩,植保无人机单日喷洒面积达500亩,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近10倍。“过去10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台机器两小时就能完成!”梅江镇基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陈刚指着正在作业的播种机介绍,“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通过精准控制深度、间距等,减少了种子和肥料浪费。从目前机械化播种的数据来看,今年高粱亩均产量预计能提高15%,产业收益稳定性大大增强。”
联农带农拓宽增收路 农民日子更有盼头
在梅江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机械化生产的“双轮驱动”,正为农民开辟出多元增收新路径。通过土地流转,农户们每年每亩可获得400元稳定租金,土地“沉睡资源”变身“增收活水”。同时,农田管护、农机操作等岗位优先面向本地村民招聘,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土地流转出去有租金,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还能跟着学技术!”村民杨大哥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梅江镇已有3000余户农户深度参与到农业产业链条中,形成了“流转获租金、务工挣薪金、发展得现金”的多元增收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让农民增收,还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梅江镇农业服务岗负责人介绍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稳稳的幸福。
人勤春早功不负,高标良田万象新。梅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春耕春种为契机,持续放大高标准农田“稳粮、增效、富民”效应,让科技之光照亮田野,让产业之根扎深沃土,携手百姓共绘乡村振兴的壮美“丰”景!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华 通讯员 谭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