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高山星光课堂:受助学子返乡筑就“永续讲台”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4/16 17:14:28
字号:

秀山网讯 春日的武陵山深处,一场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正在上演。4月13日,海拔800米的钟灵镇云隘村迎来特殊时刻——由驻村第一书记陈夕才牵头组织的“爱心周末课堂”正式启动。3名曾受帮扶的返乡青年志愿者,将用知识为30余名留守儿童点亮梦想之灯,在青山翠谷间书写新时代的“反哺故事”。


上午10时,云隘村蟒龙屯组活动中心一片欢声笑语。四年级学生田润带着山乡的口音诉说心声:“以前周末只能帮家里干活,现在有了专业老师教画画、写作,就像黑暗里亮起了明灯。”这个距离县城41公里的偏远山村,此刻正被知识的星火温暖照亮。

驻村第一书记陈夕才介绍,项目创新构建“政府+志愿者+村民”三方联动机制。村支两委整合闲置场地,制定《爱心接力承诺书》;3名志愿者均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本地走出去的大学生,又是曾经受助的留守儿童。让公益帮扶从“单向输血”变为“双向循环”。

志愿者龚国芬的成长轨迹印证着这种转变。十年前在云隘小学就读时,她是受助的留守儿童;十年后成为小学教师的她,带着教师专业背景重返故土。“这次特别设计了心理健康小课堂,每周六轮值辅导语数外,还要带孩子们做手工、做科学实验。”她的眼眸里跃动着期待。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心愿沟通会”拉近了师生距离。在志愿者老师任璐瑶的带领下,孩子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找朋友”的游戏环节,大家更是手拉手、开怀地玩在一起。

这位2023年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动情地说:“陈书记看着我长大,如今能和他并肩传递爱心,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钟灵镇党委副书记陈吉表示,该项目是“为民办实事”的创新实践,下一步镇政府将继续加大统筹力度,支持类似惠民项目的实施,扩大覆盖面,确保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山区。

炊烟四起,走廊上的互动声与山间松涛相和。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从知识匮乏到科学启蒙的跨越,这场发生在武陵山腹地的教育接力,正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正如孩子们稚气未脱的图画所示:每个孩子掌心的星光,终将连成照亮山乡的银河。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