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近年来,羊肚菌产业正悄然成为我县多地带动乡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金疙瘩”。在溪口镇龙洞社区,羊肚菌种植大棚内,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搬运、分拣,现场一派繁忙。
大棚内,棕褐色的羊肚菌错落有致地“盛开”在田垄上,宛如一把把精致的小伞,蹲在“伞花”中的村民一手握着刀,一手扶着“伞盖”,轻轻一割,便将羊肚菌从菌床上采下。
溪口镇依托地理优势,引进种植大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拓宽增收致富路。过去龙洞社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随着羊肚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让龙洞社区的种植户、村民挣到了真金白银。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龙洞社区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我在龙洞社区种植120亩羊肚菌,每亩产量在800斤左右,纯收入在20-30万左右。”溪口镇龙洞社区支部书记赵相文介绍。
引进一个品种,带动一方产业。因羊肚菌受益的不仅仅是种植户。临近中午时分,龙洞社区羊肚菌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摘好的羊肚菌分拣、切割,以便送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连日来,基地每天都会聘用20多名务工人员,都是附近的剩余劳动力,小小羊肚菌不仅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撑起了乡村振兴“致富伞”。
村民黎素仙已年近70,无法外出务工,便到基地来打零工。“我刚来10多天,主要跟着老手学习掀膜、采菇,每天的工资70块钱,干活也不累,在家门口就能够务工已经很好了。”黎素仙告诉记者。
羊肚菌其营养价值丰富、周期短、效益高,是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但生长条件对温度、湿度、土壤等要求十分严格。在羊肚菌生长过程中,管理很关键,技术含量非常高。在羊肚菌采收完成后,赵相文还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利用大棚“空档期”,大力发展“羊肚菌+丝瓜”轮作产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人田两不闲”,提高土地效益。
随着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羊肚菌产业正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增收致富,成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