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代表风采】杨春菊:情系乡土展芳华 担当为民谱华章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1/14 12:17:44
字号:

秀山网讯 在秀山县平凯街道银厂村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不撞南墙不死心”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她不等不靠,一心一意干事业;同时,作为县人大代表,她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她就是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秀山县春菊猕猴桃种植场负责人杨春菊。


逆境奋起 开启创业长征路

杨春菊,1972年出生于这个普通的乡村,中共党员,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曾是武陵卷烟材料厂的一名工人。1999年,她和丈夫双双下岗,生活的重压接踵而至。为了维持生计,她当过超市收银员,打过零工,也尝试过销售用勤劳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一片天。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春菊听说种植猕猴桃效益可观,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和慎重考虑,她决定放手一搏,将夫妻俩的下岗生活补贴全部投入,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下岗后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最终还是决定回乡创业,既能照顾家人,也想闯出一番事业。这一路困难重重,但坚持下来就有希望。”回忆起创业初期,杨春菊眼中满是坚定。

2012年,她成立了秀山县春菊猕猴桃种植场,从最初的几亩地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她始终坚守在种植一线,不断探索和引进新技术,提升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几年的努力,种植场逐渐走上了正轨,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至2016年间,猕猴桃树又遭遇了溃疡病的侵袭,大片枯死。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杨春菊选择了坚持。她改选品种,虽然过程中又经历了失败,但她从未放弃。2018年,她毅然卖掉了县城的商品房,重新规划创业发展思路,再次投入到种植中。

这一次,杨春菊不仅注重品种的选择,更注重技术的提升。她多次前往四川等地学习果树种植技术,找到了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种植场迎来了新的转机,种植场规模由原来的30余亩扩大到现在的80余亩,年收益预计可达60万元左右。

“现在桃子种植最为成功,大棚种植保证了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柑橘产业逐步走上正轨,未来可期。”杨春菊谈及如今的产业,满是欣慰。

携手共进 引领乡亲同致富

青山聚宝为杨春菊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但她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大家富了才算富。她深知乡村发展的不易,积极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技术,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致富引路人。“杨老板人好,在这儿打工离家近,能挣些钱补贴家用,还能学到技术。”村民陈应玉对杨春菊赞不绝口。

多年来,杨春菊的种植场平均每年带动低收入群众200余人次,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个,发放工资10万余元。她常说:“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只要乡亲们愿意,我会把我的经验和技术都教给他们,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


担当使命 情系乡村促振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杨春菊深知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群众的期盼。当选县人大代表后,她深感责任重大,积极走访调研,倾听民声民意,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围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问题,撰写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案,如《关于硬化银厂村通组便道和入户便道的建议》《关于修缮银厂村银溪水库灌溉水渠的建议》等,这些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为银厂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人大代表,我要为乡亲们发声,为乡村发展出力。我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努力做到不负重托,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代表。”杨春菊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杨春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创业者和人大代表的担当与情怀,在致富路上不断前行,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光彩,成为银厂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面旗帜。

融媒体中心记者 简训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