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委员风采】冯晓鹏:行走刀锋之尖 守护群众“生命禁区”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1/12 13:54:01
字号:

秀山网讯 从医14载,在神经疾病医疗事业中,他躬耕医圃,积极探索神经科学前沿领域,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作为政协委员,他立足本职发挥专业特长,着眼民生积极参政议政,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他就是县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县人民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兼神经内科主任冯晓鹏。


冯晓鹏带领医生进行查房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神经结构复杂,而神经疾病常常要在脑中动刀,因此被认为是处于金字塔尖的精细医学。冯晓鹏,在从医14年的历程中,行走在“刀锋之尖”,带领的团队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生命禁区”,与“死神”争时间、抢速度,为无数垂危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初见冯晓鹏时,他正带领医生进行查房。他身穿白大褂,神情专注,耐心询问病情,团队成员紧随其后,记录着重要信息。

冯晓鹏的医学之路始于骨科,曾在宁波一地级市医院工作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相比断手断脚等外伤,脑神经疾病一旦发作,往往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热爱,驱使他决定深入神经外科领域,去攀爬外科界的“珠穆朗玛峰”。

2010年,冯晓鹏来到秀山县人民医院,踏上了神经外科的征途。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他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和敏锐的临床洞察力,迅速崭露头角。他改良手术方案,对小脑及后路凹病变手术入路进行革新,将原本需要23小时的手术缩短至1小时内完成,手术切口也从10余厘米缩短至56厘米,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并改善了预后。同时,他还改进了对复查脑室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效避免了局限性脑积水的发生。

冯晓鹏对医学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临床上,更渗透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热爱学习,自购的医学书籍费用就高达上万元。朋友圈常分享脑卒中影像、中国脑淀粉样血管诊治共识等前沿医学知识。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推动他在神经科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带领科室造福一方百姓。

2019年,冯晓鹏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转折,他从神经外科转战神经内科。当时的神经内科病人住院率少、转院率高,他作为带头人,敢于担当,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新技术,让疑难复杂手术更精准、更安全,惠及更多患者。

在学科建设上,他突破常规,县人民医院整合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后,建成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实现资源优化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引领科室科研工作蓬勃发展。技术上,他精益求精,能够独立完成复杂手术及多项诊疗技术,开展神经外科手术千余例,获评重庆市基层医院优秀中层干部、国家神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优秀网络成员单位及优秀科研工作者,当选为重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学组委员等诸多荣誉。

给患者做介入手术

在他的带领下,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多例高难度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以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赢得广泛赞誉,就医量显著提升,转院率下降,实现大病不出县,为秀山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我们主任是一个温柔又严肃的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责,同时也严格要求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科室做了许多神经病学从无到有的专业治疗,例如目前在秀山只有我们能做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疾病的急诊及择期治疗,以及身心疾病例如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评估及治疗,我们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是我们公认的能量源!”县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住院医师杨佳丽这样评价冯晓鹏。

患者口中的“耐心好医生”。

一间手术室、几台造影显示器、一系列精密的手术器械,以及“全身武装”身披20斤铅衣的身影,这便是冯晓鹏进行肿瘤介入手术时紧张而精细的场景。一台手术下来,短则几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对介入医生而言,一天所承受的射线相当于拍了上百次胸片。除了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手术中有时还需安抚病人情绪,这对神经科医生的专业知识、技术精湛性以及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从事神经科手术工作十多年来,冯晓鹏不遗余力地拯救病人的生命。他表示比损伤,他更在意的是患者的健康,身上比铅衣更重的,是患者生命的托付,那是生命的重量。他曾连续96144小时艰苦奋战,创造了众多生命奇迹。


给病患家属耐心讲解患者情况

“冯医生不仅医术好,对我们也耐心细致,让我们感到很安心,是我们值得信赖的好医生。”其中一名患者家属说道。

2016年,一名脑出血患者在冯晓鹏精细的诊断和手术下,成功切除了颅底脑膜静脉瘤样扩张血管,避免了再出血风险,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冯晓鹏不仅技术精湛,还注重患者全身管理。他将患者视为整体,综合系统诊疗潜在疾病。一名脑出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气管切开后仍大量咳痰,多学科会诊无果,家属放弃。但冯晓鹏并未放弃,他亲自给患者吸痰,仔细分析病因,调整药物并强化抗炎治疗,使患者得到有效控制并好转出院,目前该患者仍健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耐心好医生”的美誉,为大量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积极建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自履职以来,冯晓鹏始终聚焦群众的健康需求,积极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他提出的构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的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有力推动了群众健康理念“从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变”“从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治已病为中心向以治未病为中心转变”。

10余年来,冯晓鹏参与并见证了秀山医学界的巨大进步。近年来,神经疾病中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基层医院学科建设的新标杆。医院荣获了重庆市卒中中心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帕金森病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卒中学会基层血管健康管理示范单位等系列称号;2023年神经内科脑卒中防治项目获重庆市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立项;2024年神经内科获得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立项;在各项排名中,该中心亦表现出色,静脉溶栓率等国家关键指标排名位居重庆前茅,全国百强前列。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冯晓鹏和团队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我作为县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主任,我会带领团队继续精进医术,不断推动秀山县脑血管病防治体系建设,关注睡眠健康,提升区域慢病管理水平,做到真正尊重病人,爱护病人,方便病人,尽责、尽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提高履职能力,关注民生,如实反应社情民意,撰写政协提案,为医疗卫生政策的完善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一名群众满意放心的政协委员。” 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冯晓鹏认真回答道。心中有目标、肩头有责任、手里有办法。面对百姓期许,他将用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