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共铸劳务品牌 协作促进发展“武陵山缝纫工”缝紧德秀劳务协作情
编辑:孔欢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4/12/13 11:21:20
字号:

秀山自治县位于武陵山腹地,是山东省德州市的东西部协作县,因县内在外务工缝纫工近5万人,素有武陵山缝纫工之美称。开展鲁渝协作以来,德州市和秀山自治县以塑造武陵山特色、打造重庆辨识度、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思路,通过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输出、产业化发展,全力打造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协作品牌。

东西携手 培育劳务品牌

2022年底,县政府正式启动武陵山缝纫工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培育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先后培训武陵山缝纫工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人员12000余人,为秀山高新区服装企业输出品牌就业人员3500余人,输出到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人员近8000人,输出人员年人均务工收入达6.8万元。2024年初,武陵山缝纫工被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认定为重庆市特色劳务品牌、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列为重庆市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今年10月,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案例在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上,获评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三等奖。


武陵山缝纫工培训班人员合影。付冲

为了进一步提升缝纫工的就业质量,德州·秀山两地共同将武陵山缝纫工列为重点劳务品牌进行培育,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53万元,并出台多项政策,重点围绕农村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开展各类劳务培训。同时,为鼓励缝纫工在缝纫行业稳定就业,对帮扶农村劳动力在缝纫行业连续就业3个月及以上的品牌运营主体,按照300/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为了突出地方特色品牌,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坚持走传统+现代相融合的缝纫新路,包装苗绣’‘西兰卡普’‘花瑶等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武陵山服饰品牌,创新设计武陵山服饰产品标识,培育独具区域特色、极具技能特征、深受社会青睐的地方劳务品牌。德州协作秀山挂职干部秀山县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祁玉方介绍。

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德州协作秀山干部工作组、德州市和秀山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委、重庆市乡村振兴服务协会等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协同开展从业资格选拔、缝纫技能培训、务工就业推荐、权益维护保障,切实提升武陵山缝纫工的市场信誉度和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含金量,全面推动服装缝纫劳务品牌在秀山开花结果

联盟拓展 提升劳务技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武陵山缝纫工的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规范劳务品牌培育流程、坚持劳务品牌质量,秀山自治县委托重庆市城市管理学院,制订《武陵山缝纫工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人员等级评定》标准,现标准征求意见已经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布,正式标准预计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启用。

缝纫工的培训内容涵盖裁、剪、缝、拼、贴等基本技能,以及服装制作、面料识别等进阶知识,利用30天时间,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实操互动型教学方式,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缝纫技能,端上缝纫工饭碗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负责人吴秀淑告诉记者,培训通过考核的学员,经过定级后能够达到3星级(整件产品制作)的学员,方可持证上岗。


培训人员上机台进行实操。付冲 

在培训方式上,我们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变招工招生,就是改变以前为了培训而培训,现在是为了就业而培训。杜绝了那些只想领取培训补贴的人员参与培训,而是将那些有就业需求、缺乏就业技能的人群招进来;二是变学员工人,学员参加培训后,就在培训老师、产线组长的指导下,在实际的生产线上参加实操训练,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到真本领,练到硬功夫;三是变车间教室,学校在县农业农村委、县人社局支持下,又出资100万元成立1700平方米的服饰制造公司,拥有平车、绞边机等各式缝纫机130余台,从事来料加工与生产等业务,可满足120人同时开展缝纫工生产加工,实现培训与用工直通。通过以上措施,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人员深受用人市场欢迎。吴秀淑说道。

为了推动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的壮大发展,德州·秀山还共同吸纳湖北恩施、贵州铜仁、湖南湘西及酉阳、黔江、彭水等区县多家具备培训能力的35家职业培训学校以及部分生产企业、重庆市乡村振兴劳务品牌研究院、德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建武陵山缝纫工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培训联盟,共享品牌资源、共筑品牌形象,近两年已经先后开展服装缝纫特色工种培训3.7万余人,实现了培训、就业和劳务体系的无缝衔接。

畅通渠道 铺好就业道路

德州市陵城区对口帮扶秀山县里仁镇,家住里仁镇老鹰村的石小云就向里仁镇政府反映,希望能学习一项技能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今年8月,在陵城区政府与里仁镇政府的共同牵线搭桥下,石小云如愿参加了为期一月的秀山自治县2024年东西部协作缝纫技能培训班,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考核,被评为班上的优秀学员和认证为武陵山缝纫工师傅。9月,石小云正式成为重庆秀山欣晨服饰制造有限公司的员工,如今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家住秀山自治县石堤镇的周文,是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成立后的首批学员,培训后他前往了浙江余姚市服装企业务工,今年被提拔为技术主管,月薪达到了1.2万元/月。


工人在秀山高新区服装企业上班付冲

石小云、周文只是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上万名培训人员中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缝纫工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已与361°、喜得龙等15家知名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长期提供生产订单、实操指导和稳定就业岗位。并在山东德州、广东中山农民工办事处、浙江嘉兴农民工服务站、福建闽侯劳务基地建立了武陵山缝纫工工作站,与他们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保证武陵山缝纫工稳定输出。同时,依托川渝合作、一区两群和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畅通转移就业渠道,推动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残疾人黄英培训结业后在秀山高新区服装企业上班。付冲

未来,德州·秀山两地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的持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缝纫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平台,共同结好山海情,唱好协作曲秀山县政府党组成员、德州协作秀山干部管理组组长王栋说。

如今,在德州·秀山两地共同努力下,武陵山缝纫工劳务品牌已成为就业创业的金名片和缝纫工走四方的通行证,也让越来越多的秀山人民走上了全国各地的缝纫路”……

融媒体中心记者 付冲 田坤 白素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