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也是发展之基石。近年来,乌杨街道始终将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产业帮扶模式,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为乡村闲散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让帮扶“小车间”成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乌杨街道凉亭村高梁湾组的友佳工艺就业帮扶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裁剪、缝合、填充,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道道工序,整个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我在这个厂已经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了。我家就住在附近,上班很方便,平日接送学生也比较自由。” 友佳工艺就业帮扶车间的员工杨愿告诉记者:“工资是按计件模式计算的,每个月差不多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据了解,2023年10月,重庆友佳工艺品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就业帮扶车间,旨在解决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该公司不仅在乌杨街道设立了帮扶车间,还在涌洞、梅江、隘口等多个乡镇开设了加工点,进一步扩大就业帮扶的覆盖范围,有效帮助更多待业人员解决就业难题,为当地村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重庆友佳工艺品有限公司法人杨秀文介绍:“目前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布娃娃,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一年的产值在两三百万左右。目前我们车间有七八十名员工。”
帮扶车间建在“家门口”,让村民们在致富路上看到了希望。近年来,乌杨街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利用乡村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切实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带动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乌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接下来,乌杨街道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就业帮扶措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全媒体记者 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