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乡一支村赶场坝组,有一位名叫姚建军的村民,他以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勤劳智慧,在退役后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今年44岁的姚建军,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位在青蒿种植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土专家”。
姚建军在土地里劳作
回忆起在部队的八年时光,姚建军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自豪与感慨。“那时候,我因公受伤,烧伤让我经历了身体上的巨大痛苦,但也让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服输。”正是这份精神,让他在退役后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毅然决然踏上了自主择业的道路。
2005年,姚建军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回到了海洋乡。面对家乡的青山绿水,他萌生了发展种植业的念头。他尝试种植了几亩青蒿,凭借着在部队学到的严谨态度和不懈努力,逐渐掌握了青蒿的种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青蒿种植面积从几亩扩展到了如今的50余亩,每亩产量稳定在500斤左右,每斤售价3元,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左右。
青蒿种植地
姚建军深知,一个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因此,他积极带动周边的小户农户一起种植青蒿,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青蒿种植的行列中来,大家共同致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除了种植青蒿外,姚建军还种植了其他农作物,以丰富种植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他还雇佣附近的村民进行除草、收割等工作,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青蒿收割打包
在种植过程中,姚建军注重科学种植和技术创新。他深知育苗、栽种、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因此总是亲力亲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此外,他还与重庆科瑞南海制药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公司为他提供优质的种子、技术支持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为他的青蒿种植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姚建军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感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残联提供的自主创业扶持补助,让他在创业初期得到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他表示:“这些政策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也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
对于未来,姚建军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计划进一步扩大青蒿种植规模,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他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种植业的行列中来,共同打造海洋乡的特色农业品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姚建军的故事是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写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和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会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在绿色的田野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记者 陈瑞 实习生 吴开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