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刚坏的时候,感觉天塌了,心里总想着往后的日子咋个办……现在好了,我们一家四口打工的打工,读书的读书,养殖的养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十多年前,因一场意外,杨正祥的眼睛被腐蚀物溅射,造成视力二级残疾,其中左眼视力模糊、右眼仅有光感。
多年来,他辗转周边打零工,靠做体力活维持生计。两年前,他在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养羊可能带来的收益,于是着手创业,养起了黑山羊。如今,杨正祥的羊已从最初的20余只发展成120余只,今年更是养起了牛。
日前,记者一行前往重庆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膏田镇道罗村堡上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车程,见到了准备上山放羊的杨正祥。
图为杨正祥上山放羊 范云梦摄
华丽转身 从零工到养殖人
眼下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拂过,满山树叶沙沙作响。刚来到羊圈,杨正祥便动作麻利的检查羊群的健康情况,发现其中几只羊有流涕情况后,他一把抓过山羊,双腿固定住羊身,一手抓着山羊耳朵,一手拿起药膏涂抹到山羊鼻子上,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检查完所有羊后,杨正祥打开圈门,一声吆喝,大大小小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黑山羊争先恐后地挤出圈舍,撒欢似的往山上跑去。偶有几只羊羔回首张望,仿佛在看杨正祥的脚步是否跟上。
图为杨正祥放羊 简训摄
“一开始我不会给羊做检查,羊圈里光线比较暗,山羊又是黑色的,经常抓脱手,后面熟悉了才慢慢变好。”杨正祥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自己在沿海一家五金厂工作时,一场意外导致双眼残疾。自那之后,他便不再外出打工,家里全靠妻子和大儿子务工支撑。“周围邻居谁家要建房、要种树,我就出点力气,80块一天。”
然而打零工的收入十分不稳定,活多的时候杨正祥收入尚可,但更多时候却是颗粒无收。“在屋头耍起也不是个事情,小儿子还要读书,我必须想点办法,减轻一下家庭经济负担。”杨正祥了解到,有村民靠着养殖牲畜,实现增收致富,自己家背靠大山,也可以走相同的路子,而且养殖牲畜,既可以缓解没有零工可做时,自己在家无所事事的境况,也能帮家里增加收入。
说干就干!于是,杨正祥想办法购买了20余只黑山羊,在道罗村后面的山坡上,开始了放羊生活。
步步为营 养殖路上勤耕耘
学习技术、修建羊圈、环境消杀……杨正祥一步步摸索着。每天早上,他都会来羊圈检查羊群的健康状况,把羊赶上山之后,他便清扫羊粪做好圈舍环境卫生,忙完这些,再去山上转转,看看羊群吃草情况。
图为杨正祥打扫羊圈 简训摄
“现在我家羊每天9点左右,就会出去满山吃草,晚上7点左右再回圈里,如果遇到下雨的情况,羊儿们也会等雨停了之后自行出发,我圈舍大门一般都不关,它们都认识‘回家’的路。”杨正祥笑着说道。
为了便于管理,杨正祥在羊圈不远的坡下小木屋里居住,吃饭睡觉就在这几平方米的地方解决,“这样能随时查看羊群的情况,媳妇和大儿子外出务工,小儿子又在住校,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住这里也方便。”
图为杨正祥劈柴 范云梦摄
两年来,杨正祥不仅学会了防疫、育肥等饲养技术,还掌握了提高产羔率技能。由于他的黑山羊属于纯生态放养,肉质有保证,销路也不愁。2023年底,出栏黑山羊20余只,净赚利润2万多元。如今,他的黑山羊数量不仅从最初的20余只提升到120余只,还养了4头牛。
有了稳定收益,杨正祥还想扩大养殖规模。了解到秀山县残联发布的《秀山自治县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补助暂行办法(修订)》后,杨正祥积极提交申请,争取更多资金。而秀山县残联也积极实地核实,足额发放补贴,进一步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灵活创业。
“有了资金后,明年我想把山羊数量扩大到300只左右,牛的数量也扩大到10头左右。”谈及下一步计划,杨正祥信心满满。“希望更多残疾人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就业创业方向,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他说。
微风拂过,树影婆娑。山林间,杨正祥家的黑山羊或三五成群,或分散撒欢,点缀着这宁静而丰饶的秋日画卷。
(全媒体记者 简训 范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