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溪场街道南丘村,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园,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易勇志不屈精神的见证。
易勇志,33岁,小时候因疾病导致肢体残疾,到工地搬过砖、进电子厂当过工人……现在在南丘村和父亲一起打理自家的110亩柑橘园,用他的坚韧不拔和辛勤汗水,在这片土地上浇灌出了希望之花,书写了一段关于勇气、奋斗与梦想的动人故事。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精神状态不错,这是易勇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易勇志在果园里撑果 吴华摄
记者见到易勇志时,他虽腿脚不便,但丝毫没有影响劳作,除草、剪枝、撑果,动作非常麻利。
在柑橘园里,易勇志的身影是最忙碌的。他告诉记者,眼下正是果园淡季,但前期的准备工作一样不能马虎。等到橘子成熟时,果园里就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了,那时他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活,根本没办法好好休息。
话语间虽然透着辛苦,但易勇志脸上挂着的是自力更生的喜悦和自信。谈起自己的遭遇,易勇志却幽默地说是上天跟他开的玩笑。
易勇志的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如同暴风雨般袭击了他,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疾病留下了肢体残疾的烙印,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遭遇了冷眼与嘲笑。然而,这些并没有让他沉沦,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他告诉记者:“从小对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很在意,很自卑,很内向。但渐渐地,我学会了不再为这些所困,我要用自己的双手证明,我同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易勇志在果园里除草 吴华摄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易勇志过早地踏入了社会。从烈日下的工地到电子厂的流水线,他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内心的火焰从未熄灭。他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乡创业,利用南丘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柑橘种植产业。
创业这个决定,对于许多人来说已非易事,对易勇志而言,更意味着要克服更多困难与挑战。身体的残疾、资金的短缺、技术的匮乏……每一个问题都是他需要解决的。
易勇志向父亲请教剪枝 吴华摄
但易勇志没有退缩,他深知,只有行动才能改变命运。他和父亲开始自学柑橘种植技术,从书籍、网络到请教父亲战友,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同时,他积极争取政府扶持,申请创业补贴,逐步解决资金问题。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易勇志的柑橘园终于初具规模。
易勇志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他的父亲易炳成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资金上的帮助还是技术上的指导,都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秀山县残联也为他积极申请残疾人种植补助资金和寻找销路,让他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易勇志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他感激地说:“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对于未来,易勇志充满了信心。他计划进一步扩大柑橘园的规模,引进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他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收益肯定会越来越好,家里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他的故事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易勇志与他的果园 吴华摄
易勇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真谛。在命运的逆境中,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吃苦耐劳的高贵品格,书写了一段关于勇气、奋斗与梦想的动人篇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全媒体记者 杨丽华 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