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曹坤 秀山县龙池镇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探讨一下最近的C位热词-“新质生产力”。何为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注意什么?是我接下来和大家交流的3个主要方面。
“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的,2023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质生产力就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通过创新催生优质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并将这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先进生产力。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发展历程来看,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当时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生活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转变为到从多好、从粗到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口由正转负,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生产的底部压力剧增,同时还面临着美西方等发达国家在前沿技术、尖端科技对我们封锁限制的顶部压力,我们要通过什么途径打破困境、实现突围,或者我们未来的发展该走向何方?答案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4月份以“新时代、新汽车”主题的北京国际车展,车展现场无数外资车企高管汇聚于此,见证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光时刻”,颇有泱泱中华,万国来朝之盛景。在中国新能源产业无法独挡的发展势头下,海外车企被迫推翻全面电车计划,争先恐后依附我国自主品牌自研的三电系统,钱学森对我国汽车领域利用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的愿景已然实现,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同时,汽车工业被誉为人类工业的皇冠,一辆完整的汽车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庞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国产率早已突破90%,处一隅而观全局,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韧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无法撼动的事实,而这也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坚定的基础和最大的底气。
同志们,翻开“历史”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大幅提升生产力,塑造新的世界格局,率先乘势而上的国家往往迅速崛起,并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调整提供了绝佳机遇,我国的5G、互联网、新能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强有力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以着力激发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回应现阶段实现科技产业变革和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主要矛盾的紧迫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新质生产力主要沿三大方向形成新质供给,一是技改传统产业,如将传统的火力发电向新型智能电网升级、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升级、石油石化升级为氢能源等;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数字创意、航天航空、海洋装备、人工智能等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培育;三是布局未来产业,如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产业的谋划。
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要建立在一套成熟的科技和产业体系之上的,这必然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探索成本,而那些前沿性的、原创性的、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往往也是最昂贵、最稀缺的成果。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要在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明确自身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厚植“稳字当头、以稳促进、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通过实地调研、全面走访、资料收集,充分掌握本地区本领域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等信息,重点了解科技企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领先技术、技术瓶颈、行业前景及产业布局等信息,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保障现有传统企业生存发展,因地制宜主动“接轨”可形成新质供给的三大方向,谋划一个科学的中长期发展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急不得也慢不得,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绝不是遍地开花、全面结果,要严防一哄而上、大干快干和泡沫化的形式主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