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8月,本是山银花加工的淡季,但平凯街道圣百灵药业加工厂内却一片繁忙。8月7日,记者在工厂内看到,20余名工人正快速分装、打包山银花、黄精茶、桂皮等农副产品。叉车在堆积如山的包裹间穿梭,一辆辆满载的快递车驶出大门,奔向全国各地——这幅景象,正是秀山农产品借直播电商走出武陵山区的生动写照。
这一切的转机,始于企业2个月前的一次创新突围。6月11日,该公司在抖音平台首次试水直播带货,凭借极具市场竞争力的9.9元尝鲜价,单日创下1.1万单、10万余元的销售佳绩,更是夺得平台滋补营养品品类时段销售冠军。这场“开门红”不仅远超企业预期,更为传统中药材加工企业开辟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截至8月7日,该公司借助直播已实现累计销售11万单山银花的亮眼业绩。
秀山圣百灵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伍腾介绍:“相较于传统批发渠道3%-5%的微薄利润,直播销售模式的利润率显著提升至10%-20%,成为企业盈利增长的新引擎。”
尝到直播甜头的圣百灵药业并未停下脚步。自7月下旬起,公司精准捕捉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升级趋势,在原有山银花产品的基础上,创新引入红枣、黄精茶、茯苓等10余种道地“药食同源”产品,以及桂皮等特色农产品,构建起多元化的健康产品矩阵。
通过精准选品与差异化营销策略,企业目前以“样品寄播+产地直发”的模式,让直播带货日均销量稳定保持在3000单左右,成功实现从单一品类向大健康产品集群的跨越。
此外,公司采用的加工厂打包直发模式,精简了中间环节,让效益更高效地反哺生产源头。在提升自身收益的同时,圣百灵公司还积极吸纳周边村落赋闲劳动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最终形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这儿上班离家近,既能带孙子又能挣钱。一天能赚七八十块,补贴家用正好。”平凯街道平马寺村村民丁玉仙一边熟练地称重分装桂皮,一边笑着说道。
“山银花产业直播的火爆远超预期,为我们企业提升了效益,更指明了发展新方向。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直播+特色产品”模式,挖掘更多本地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潜力,并计划适度扩大打包等用工规模,让更多村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伍腾介绍说。
圣百灵药业公司的产地加工厂通过创新“基地+电商+农户”运营模式,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平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冉超表示:“我们将以该企业为标杆,在辖区内推广这一成功经验。通过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农户掌握电商运营技能,让手机变‘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走好农产品电商化的乡村振兴路。”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霜 实习生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