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晨光初绽,走进龙池镇水源村,富有土家特色的村寨民宿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入户便道蜿蜒伸展,整齐划一的垃圾箱有序摆放......和美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龙池镇因地制宜,以水源村为示范先锋,锚定“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建设目标,用实打实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精心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让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
宣传浸润,唤醒主人翁意识。“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心!”在水源村,这样的观念已深植村民心中。为让人居环境整治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村里创新宣传方式,将网格群信息推送、乡村喇叭循环播报与干部入户走访讲解相结合,线上线下同频发力,向村民细致宣讲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与长远益处。通过潜移默化的持续引导,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被有效激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
破立并举,分类清运塑新貌。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小事”,也是乡村治理的“头等大事”。水源村配齐“绿蓝灰红”四色分类桶,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引导村民精准投放。同时,建立专人定时收集转运机制,形成分类处理闭环。针对陈年垃圾堆、卫生死角,集中开展“拉网式”清理整治,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昔日杂乱的柴堆乱石,在干群合力下蜕变为齐整的小园圃、停车场,不仅彻底祛除了环境沉疴,更将“有序”二字深深镌刻进村庄的肌理,让整洁成为乡村的“标配”。
共治共享,和美乡村入画来。乡村治理,关键在人。水源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清廉村居建设深度融合,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创新建立“党支部+党员+群众”三级管理体系,层层细化任务、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环境卫生“日清日洁”。同时,以乡村治理“积分制”为抓手,将整治成效与“美丽庭院”评选挂钩,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整治的内生动力。如今,村民们主动参与到公共区域维护中,已从“袖手看”变为“动手干”。
业态赋能,涨鼓村民钱袋子。环境的蝶变,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走进水源村,土家织锦非遗车间里涌动着蓬勃商机,织机声与村民的欢声笑语交织,传统技艺成为增收“法宝”;木屋民宿装扮一新,静待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慢生活;“盖下山居”新型露营餐饮项目加紧装修,即将开门纳客……每到周末,前来乘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更映照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水源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支点,撬动了整个村庄的全域升级。如今,这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已从水源村拉开序幕,正沿着龙池镇14 个村(社区)徐徐铺展,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 杨林 冉洪博)